新闻是有分量的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应定

2019-05-22 11:32栏目:健康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与北大医疗脑健康开展“基于学校和家庭的儿童身心健康促进研究”的医教融合项目3个月后,5月18日,国内第一批“家庭心理健康师”(初级)诞生。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应定

(图为:家庭心理健康师专题培训结业仪式,家长代表领取“家庭心理健康师”初级证书)

  守护儿童身心健康,需要“家、校、社”三方共育

  作为“医教融合”项目的落地载体,“家庭心理健康师专题培训”让儿童身心健康促进研究走出了坚实一步。培训以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心小学为率先试点校,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7位专家,结合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医疗、教育、家校沟通、亲子关系、家庭建设等课程模块,对近150位学生家长进行了系统培训,教授家长全方面的儿童养育知识。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应定

(图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刘韬副主任现场培训)

  5月18日,“家庭心理健康师专题培训”第六场结束后,130名家长迎来结业仪式,获得了“家庭心理健康师”(初级)结业证书。

  作为首批家庭心理健康师的一员,家长代表发言说,“七位专家为我们从不同层面上讲解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让我们明确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次系统培训,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才能‘枝粗叶肥’,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的道理!”

  现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谢春风主任也提出了自己的期许。谢主任说到,“家庭心理健康师专题培训项目是集教育、医疗、脑健康统合的新平台,用专业水平的知识输出,坚持标准,培育着家庭心理健康师,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立德树人。家庭心理健康师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份责任,它帮家长读懂孩子,也要求家长切实发挥第一任教师的职责,科学、专业地面对与解决孩子身心问题,与学校打好配合战,这是挑战也是考验。”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应定

(图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谢春风主任现场发言)

  作为“医教融合”项目的受益方,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与课程中心蔡春梅副主任、周口店中心小学武新颖校长均表示,一直以来,房山区教育、德育中心都在思索应如何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培育“中国的梦之队”,这次家庭心理健康师专题培训首站能落地房山,不只给家长搭建了“课程好、接地气、家长喜欢听”的提升机会,更带领房山区的学生教育踏出了家、校、社共育的关键一步。相信“家庭心理健康师专题培训”为开始,未来希望有更多专业课程能留在房山。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应定

  (图为: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与课程中心蔡春梅副主任现场发言)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应定

  (图为:周口店中心小学校长武新颖现场发言)

  面对各方的期待,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王磊女士也表示,“作为儿童身心健康领域医学与教育融合的典型,北大医疗脑健康会借助家庭心理健康师专题培训,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一同,帮助更多家长成为懂孩子、会教育的家庭心理健康师,帮助学校正确引导学生,可以如周口店中心小学教育理念所言,让每一位同学都灿烂起来。并且,本套培训将陆续在北京多个城区落地,在未来两年间培育1,000名家庭心理健康师。”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应定

(图为: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王磊女士现场发言)

  家庭心理健康师只是起点,《2019北京中小学健康成长指数白皮书》将是重点。

  为帮助更多家庭、学校正确认识儿童身心问题。5月1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北大医疗脑健康开启“医教融合”项目第二大行动举措,即:启动“家庭支持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效性试验研究”课题。同时,发布医教融合项目中的2019年《北京中小学健康成长指数白皮书》调研使用的小程序。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应定

  (图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大医疗脑健康签订“家庭支持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效性试验研究”课题)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应定

(图为:2019年《北京中小学健康成长指数白皮书》调研小程序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