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健康之路这样走(2)
我对传统中医药的未来非常乐观。我们的祖先用身体筛选和验证了许多有效的植物、动物、矿物等组合药物,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资金进行开发。如果能够加大科研力度,在解决好药品的安全和疗效两个核心前提的基础上,中医药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外商投资法的实施,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了解中医药,参与中药材种植和研发。未来,中医药发展速度会更快、成果会更多,我们祖先留下的瑰宝,会更快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好医生”有300多项专利,专利最终要转换为市场价值,而市场价值要通过品牌才能转换出来。当一个品牌获得回报了,就会有不愿意劳动的人来侵权。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比较碎片化。我希望能够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生态链,从专利、工艺、外观、商标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一整套的保护。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要延长思维半径,放大研究行业特点,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举措,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去年有17种抗癌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平均价格降低了超过50%。一般的家庭,如果家中有一个癌症病人,那就像掉入冰窟窿一样。国家对17种抗癌药物不仅降了价,而且纳入医保,可以说是拯救了这些家庭。“两不愁、三保障”的其中之一就是医疗有保障。大病方面确实要有保障,但不能看病完全不花钱。在执行保障计划的过程中,要注意节约医疗资源,让有限的费用真正用于有需要的家庭。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商业保险等方面的跟进,拓展和延伸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这样老百姓的负担才能够真正地减轻。
让中医药更好走出国门
方剑乔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针灸为代表的传统中医药更快地走出国门。在对外交流、促进民心相同的过程中,中医药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和角度。
目前,中医药走出去的途径越来越多。比如我们学校在葡萄牙和南非成立了中医孔子学院。此外,我们还在罗马尼亚、以色列建立了海外中医中心,着力推进中医药国际教育以及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可以说,伴随着“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化的路子更宽广了。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在引进来。多年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已经有近6000名海外留学生前来学习、进修中医药专业。学成回国后,他们也把针灸等技术带到国外,更把中医药文化、对中国的认知和好感带了回去。如今,中医药已经不单是一个医学学科的教育,更是一个人文交流、和睦友好的平台。
目前,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政策上。很多欧洲国家没有对中医药的立法,或者相关法规还不成熟,这样中医药在服务当地市场和民众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问题。此外,语言问题也是一道难关。
近年来,我国创造了很多中医现代化新成果。比如,在我从事的针灸镇痛领域,现代科学发现,针灸可以使人体释放有利镇痛的物质。这一发现,促使全球100多个国家使用针灸治疗疼痛疾病——中医现代化促进了中医的国际化。近期,美国的一项法案也首次将针灸疗法纳入其中,要求对针灸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
当西药、西医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通过中医药寻找解答,为针灸等中医药的国际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未来,应当更好地解决中医药的质量问题和安全性问题,增加外国民众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传承是中医的根,没有传承就没有了中医;同时也要做好创新,没有创新,中医也就没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