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舌尖时代的陈晓卿:只有美食纪录片能火吗?(3)
后来,陈晓卿在知乎上的一段自述中描写了当时自己的状态。在《风味人间》熬后期那几个月,他每天后半夜才回家,临走前总要站在公司办公室的窗前用手机拍一张照片,照片里有时候是晨光初现,有时候是万籁俱寂。组里有人帮他把这些照片连续播放做成一个小视频,每次有种种担心的时候,陈晓卿都会看一下这段视频,然后对自己说,“你已经很努力了。”
离开体制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自由,哪怕已是纪录片行业最有话语权的导演也不例外,实际上陈晓卿必须适应并接受市场的趋利性。
在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2》结束拍摄后团队待命的期间,有投资方找到陈晓卿,拿出1200万元筹备纪录片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由于拍摄周期的限制,团队错过了春节,很多中国春节的传统美食并没能拍摄到,这也成为团队成员的一大遗憾,在找到资金之后团队开始筹备大电影项目,由陈晓卿担任艺术指导,《舌尖上的中国2》的分集导演陈磊、邓洁、李勇担任联合导演。
在全世界的纪录片行业里,有一半纪录片依托影院生存,比如迈克尔·摩尔拍摄的《华氏911》全球票房超过1亿美元。每一个纪录片导演都有一个电影梦。
《舌尖上的新年》用了4K摄像机拍摄,希望能在叙事结构上有所突破,与电视版本形成差异。最终这部纪录片电影拍了14个月,足够精致,但却错过了“舌尖”话题度最高的时候,最终上映时排片率不足1%,上映10天票房仅为174万元。“我们希望能在这个项目中做更多拍摄手法上的创新,但市场只想看一个跟《舌尖》更相似的东西,再加上电影后期在宣传上的投入太少了,最终票房并不好,反而是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和口碑比较出色。”陈磊反思。这次的经历也让陈晓卿对中国的纪录片市场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在政府主管部门扶植了电视剧和国产动漫产业之后,国家开始强调文化的对外输出,这也为纪录片创造了一块诱人的政策洼地,2018年大量资本和资源再度涌入市场。
但在陈晓卿看来,对一位纪录片导演而言,团队多了,纪录片品类却在缩小。成熟的纪录片市场应该更加细分,每个类型都能因为时间和经验的沉淀锻炼出顶尖的拍摄团队,而不是大家一窝蜂集中拍一个热门题材。“行业都在吹纪录片市场好起来了,但是我们缺少培育观众的时间。”陈晓卿说。
有时候陈晓卿也会很沮丧。在他理想中,纪录片从业者应该是中国变革中的忠实守望者。2000年陈晓卿作为《见证影像志》栏目(原名《纪录片》)的制片人参与过一系列现实题材大事件的拍摄,但后来节目的播出时间越来越推后,甚至推到了深夜12点,现实题材的纪录片逐渐转到了地下。
虽然他在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特写中也加入了普通个体的命运辗转,那些小人物的得失都带着点《远在北京的家》那样沉甸甸的情感,但在媒体采访中,陈晓卿也曾表示,自己做得最好片子是早期的《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等。一方面陈晓卿热衷于积极拓展商业纪录片的边界,一方面他还在憧憬着纪录片大师伊文思那样的独立表达,这在国外的纪录片市场并不冲突,但在中国却很难在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
陈晓卿常常会怀念1994年拍《龙脊》时的日子,那是一部响应希望工程的主旋律纪录片。龙脊是广西境内一片梯田的名称,用6个月的时间、2台摄像机,陈晓卿和另一位同事记录了小寨村里几个孩子的日常。这部纪录片的镜头并不华丽,但触动了很多人,后来源源不断有人资助这里的孩子,改变了小寨村的命运。“但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可能再给你那么多时间,去拍一个小村子。你得回来上班,不能一直在那待着。这种类型的项目,很难立项。”陈晓卿后来回忆。
在接受采访的几周前,陈晓卿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带着小朋友们去拍社会类的纪录片时被刁难,后来一位老朋友把他们解救了出来,并对他讲:“你现在拍什么东西都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你已经和他们不在一起生活了。你已经是有家有口的人了,还想过以前那种浪荡的生活吗?”
睡醒之后陈晓卿觉得这是挺好的一个寓言。“我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已经出现了变化,在这个梦里我的痛苦不是拍摄遇到了阻碍,而是我拍摄的人想的东西已经与我不一样了,我可能再也不能跟他们交心了。”陈晓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