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从居民饮食观念看变化:从能吃饱到吃得更健康

2019-03-18 01:24栏目:健康

  曾几何时,中国人见面打招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吃了吗”。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含义,但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人对此却感受颇深,因为“吃”是那时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时至今日,“吃”仍是我们生活中永恒不变的话题,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饮食观念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40年仿佛浓缩在一瞬间。舌尖上的变化见证了几代人的生活变迁,也折射出改革开放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吃饱到吃得健康 饮食观念转变大

  秋季傍晚时分,凉风拂面,古城早已没有了的夏日的燥热。家住文峰区的市民张国福拎着环保袋走出家门口的超市。“老伴儿爱吃花菜,我专门买了有机花菜。我还买了健康的低脂葵花籽油以及猕猴桃,报纸上说,猕猴桃是水果之王,营养丰富,我专门买了几个给爱吃水果的小孙子。”回到家后,打开环保袋,他将购买的物品一一拿出。晚饭,张国福家像往常一样是三菜一汤,除了喜欢买有机健康的食品,张国福做饭也很有讲究。

  “今天的晚饭是宫保鸡丁、清炒时蔬和西芹炒虾仁。炒菜的时候,每次我都尽量少放油。放盐也要严格控制,倒不是心疼钱,而是少油少盐更健康。”张国福边说,边将晚饭要用的鸡肉焯水滤去油脂。注重饮食健康的他每次做饭都很讲究荤素搭配,希望家人吃得好、吃得健康。他告诉记者,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吃得饱早已不成问题,关键是要吃得健康。

  晚饭端上桌,看着满桌可口的菜肴以及家人围坐在一起用餐的幸福场景,张国福坦言,放在几十年前,这样的日子是他想都不敢想象的。

  物质匮乏年代 吃饱是关键

  张国福告诉记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萝卜、大白菜一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菜,并代替了粮食。家家户户都在腌制咸菜,似乎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包顿饺子。“那个时候,人们对餐桌的要求是能吃饱就行。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饮食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凭票购买食物的日子渐渐成为回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生活物品逐渐丰富起来。安阳人的餐桌上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蔬菜、肉类、蛋类、瓜果,餐桌上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我刚上班那会儿,一个月工资就30多块钱,一个月就舍得买一次肉,还专门挑肥的——用猪肉炒菜时能给其他菜也‘串’点肉味儿。”家住殷都区的市民李淑霞回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的菜品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慢慢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鲈鱼、大闸蟹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后来,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大鱼大肉吃出“富贵病” 他又吃起了窝窝头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的消费逐年增高,菜肴的种类和档次逐渐攀升。那个时候的餐桌上,鸡鸭鱼肉成了常客。不但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炸鸡汉堡、韩式烧烤、日本料理等等一些“洋快餐”也相继出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各种档次、不同风味的饭店随处可见,人们的饮食逐渐多元化。无论走到哪里,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患者人数持续攀升。

  “前些年做生意赚了点钱,经常晚上出去应酬,喝酒、吃肉,时间长了,身体受不了,脂肪肝、血脂稠,各种毛病都来了。现在,我又开始吃起了粗粮窝窝头、红薯、玉米这些小时候常吃的东西。”张国福说,除了这些,他和家人还经常到农家采摘园去摘水果、吃农家饭,享受绿色原生态的食品。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富裕起来的人们大鱼大肉已习以为常,各种“富贵病”随之而来,人们摆脱了“吃不饱”,实现了“吃得好”,又开始追求“吃得健康”。除了中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注重养生,追求绿色、健康的食品。

  追求“舌尖安全” 绿色健康饮食受宠

  “现如今,已经消失的粗粮再次受到食客青睐,它们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中,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有机果蔬超市、素食餐厅、农家乐等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生根发芽。”大学生张萍说,她家楼下经营着一家有机果蔬超市,店里的蔬菜、水果价格是市面上同类普通蔬菜、水果价格的几倍,即便如此,仍然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