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民工25年见证出川潮和返乡创业热(2)
话题很自然地回到当年。黄远流从背包里掏出采访笔记,发黄的纸页上,清晰记载着当年采访的情况。他念道:“1994年12月21日下午4点。元结村大办队办公室。曾大琼,女,40岁,广东玩具厂做布娃娃。”
“对的,就是我。”曾大琼笑着说。黄远流的采访笔记就像一把钥匙,帮她打开记忆的大门。
上世代90年代初,曾大琼家修了五间砖房,欠下一大笔债务。靠种地,这笔债一时半会儿还不清。曾大琼跟着娘家亲戚到广东打工,每年可以挣到两三千元,相当于一年种地收入的好几倍。
2002年,曾大琼结束10余年打工生涯,回老家照看孙子。2014年后,全家搬到了元结村新村聚居点,住进了三室两厅的楼房。原来的宅基地复耕,曾让她打工还债的砖瓦房,从此只留在照片中。
2010年,跟随曾大琼脚步到广东务工的儿子,也回到家乡。这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提法。和曾大琼这样的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十分主动,选择打工地也是兼顾工作和家庭,这些在曾大琼儿子身上体现得很充分。
曾大琼介绍,儿子原来没有技术,回简阳后,主动跟亲戚学了电焊,然后在成都双流一家灯具厂做工,“工作稳定,还有社保,离家也近,比我打工那时候条件好得多。”
在曾大琼家所在小区里,黄远流碰上一位故人——当年采访时的元结村村主任庄春文。双方都认出了彼此,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庄春文说,以前看到大家都外出打工挣钱,自己也想去打工,“但是在村上干工作,怎么走得开!”
前几年,庄春文搬进了新家,但也欠下了4.5万元债。2014年,庄春文不再担任村干部,虽然已经60多岁,他还是跟着熟人外出打工。因为没有技术,他在铁路上抬水泥、在建筑工地当门卫,干了两年,终于把债还完。“还是要有技术,才挣得到高工资。”庄春文感叹。
方向变了
以前涌向长三角、珠三角,现在更流行返乡创业
离开元结村,我们来到禾丰镇丙灵村的简阳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一条4.5米宽的水泥路,弯弯曲曲延伸至园区深处,园区果树成林,鱼塘成片,滴灌系统、淋灌系统、水电气网系统配套齐备。如果不介绍,看不出这里曾经是一个省定贫困村。
让这个贫困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一个名叫徐刚的返乡创业者。
丙灵村人徐刚在外打工时,从印刷厂的小工干起,后来又自创企业,最后成长为上市公司老总。2015年,徐刚回到村里,修建鱼塘,栽种果林,发展现代农业。在他的带领下,丙灵村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他本人还获得了全省首批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如今,在简阳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包括徐刚在内共有21名创业者,其中19位是返乡创业人员,年龄最大的43岁、最小的35岁。创业示范园带动丙灵、上游、香乐、农云、碑垭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光丙灵村就有超过450人回乡就业或者创业。”徐刚介绍,从2017年开始,随着村里产业的发展,外出打工的很多人回来了,仅2018年就回来232人,其中11人是大学生。
简阳是全国第一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市就业局副局长李斌介绍,截至2018年底,该市有农村劳动力53万余人,常年在外务工35万余人。其中,在省内务工的26万余人,在省外务工的仅9万余人。
2012年至今,我省农民工在省内就业人数一直超过省外就业人数。农民工的脚步,已从当年涌向长三角、珠三角,逐步转变为回归省内就业创业。一大批像徐刚这样积累了资金、经验的农民工,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省人社厅农民工处处长李一漫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有65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企业16.9万户,带动就业210余万人,实现总产值近4000亿元。创办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376个,入驻企业8518个,实现产值542.82亿元,吸纳就业79.54万人。
他们的回归,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激活了土地的生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
精要撷录
●流出地政府怎样有的放矢地培训民工的技能,提高民工素质,增强竞争力?“川军”散兵游勇式的多渠道流动和多头管理,造成了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竞争中的聚合力难以形成。这是“川军”今后面临的一大课题。
●24岁的曾盛书所到过的三个地方,打工时间均不超过一年。1988年,第一次跟着同乡到东莞桥头镇烧砖,下苦力受人欺负,于是“拜拜”回乡,冥思苦想怎样能受人尊敬挣大钱。赶场天,看到禾丰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的牌子,便一头扎进去报了个建筑中专班,八方求援攒齐学费,苦读半年挣了张文凭。智力投入换来了600多元月薪的钢筋工的位子,他兴奋了好几个月。——摘自1994年3月6日《四川日报》
一语成真
政府牵线搭桥用工信息进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