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18年 植造绿洲固沙丘——记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村民侯贵
18年,他只做了一件事——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植树造林。有人笑他傻,可他却用坚守和奋斗作出了最坚定的回答:在那片连绵起伏、寸草不生的沙丘上培育出一片片绿洲。
他,就是阜新市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村民侯贵。
3月29日,记者在刘家村见到侯贵时,他正在苗圃里忙活着。“这是我培育两年多的五角松,马上造林了,准备栽它。”侯贵身材消瘦,两鬓发白,面庞黝黑,干裂的双手在述说着他造林的艰辛。
谈起当初造林治沙的初衷,侯贵说:“刘家村距科尔沁沙地南缘约两公里,饱受黄沙之苦。春天,地里刚播完种子,不到半天就被风沙吹跑。即使长出小苗,来阵风就被沙子掩埋了。再不治住它,全村人就没法儿在这儿生活了。”
2001年,彰武县四合城林场答应为侯贵提供宜林沙荒地,从此侯贵开始了艰难的治沙历程。为了便于造林、护林,侯贵住在山上的一处简易房里。沙地造林难处多,即便把树苗栽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上午刚栽下去,到晚上也被风沙吞噬个精光。侯贵没有放弃,“风沙吹走了,咱就再栽,直到活苗为止。”多年的摸索,让侯贵有了一些造林小窍门:春季造林墒情好,秋季造林得灌足水;买的树苗娇气,自己培育的树苗省钱又易活。
经过18年的艰苦努力,侯贵已造林160公顷,栽种的26万余株树中,有20万株存活下来。站在沙丘的高点遥望,绿油油的树分布在一处处沙坨子上,黄沙、绿树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秀美。侯贵说,这只是初步成果,他的梦想是在辽宁和内蒙古边界上筑起绿色长城。
买种子、肥料,雇人栽树、浇水……在造林上,侯贵不计回报,但他的生活却很俭朴,造林18年,欠下外债十多万元。“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沙丘上那一抹绿色,我要继续干下去,把这片林子造好!”简短而朴实的话,是侯贵稳得住心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真实心声。
如今,68岁的侯贵又有了新打算,不占用防风固沙林地,在固沙林中套栽些山杏、扁杏和桃苗,这样可以把经济收入投放到固沙造林中。“电已经拉上山,打井能出水,有了这些条件,铁下心来干,保证能成功!”侯贵对未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冯庆洋)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