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前社庄的“三级跳”

2019-04-28 19:53栏目:财经

  本报通讯员 赵金鑫 李素娟

  冠县城区西南8公里处,便是前社庄,这里地势高亢,处黄河故道,昔日的前社庄黄沙漫漫、沙逼人退,今天,蔬菜大棚蔚为壮观、满目青翠。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70年,前社庄经历了由穷到富、由富到福的嬗变。

  穷:一来到这里就头疼

  由于土地贫脊,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前社庄的群众都是靠天吃饭,遇到风调雨顺,勉强可以糊口,遇到旱灾,只好逃荒要饭。那时,农民早出晚归干一年,秋后一算账,大部分是缺款户,有的粮食被扣,有的油料被扣,群众情绪低落、怨声载道。

  据年逾八旬的省劳模、前社庄原支书许明显回忆,1978年,全村农业总产值仅有2万多元,人均收入41元,全村大小队没有一间集体办公房,记工、开会不是在大街上就是在队长、会计家里;集体盖不起学校,孩子上学只好挤在破庙里。“村里水利条件差,大部分农田浇不上水,只好靠天等雨。麦后,附近张盘村的棉花已经开花出蕾了,而我们村的棉花苗用一个小茶碗就能扣住,每逢在张盘开会,县里的干部路过前社庄就感到头疼。”许明显说。富:从27个蔬菜大棚起步

  穷则思变。1983年的一天,许明显从报纸上看到北京四季青公社种蔬菜致富的消息,他坐不住了,和10名村干部自带干粮和铺盖卷摸到人家那里,“我们不要工资,免费干活,就是为了看看大棚蔬菜是怎么种的。”白天,各种脏活累活他们抢着干,晚上,竖起耳朵听技术课,既当打工仔又当小学生。在回来的路上,熬渴了半个月的他们奢侈了一回——11个人喝了33碗豆腐脑。

  当年,由村干部带头,27个大棚拔地而起,没有钢架,就用檀条;没有卡簧,就用铁丝,尽管有点四不像,但这些大棚寄托着全村人摆脱贫穷的希望。年终盘点,这些棚有的成功了,有的没赚到钱,但平均收入仍到了4000元。

  而今,前社庄2230亩的农田里,黄瓜种植面积1800亩。在村庄东南方,占地17亩的8个无土栽培的黄瓜大棚从南到北一字排开。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初的27个大棚是被逼无奈的破冰之举,现在的8个高标准示范棚则是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动作为。

  30多年间,一根根不起眼的小黄瓜挑起了群众的致富梦,曾经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庄稼汉过上了好日子,2018年市场交易额1.2亿元,群众不用出村,就能把手里的蔬菜兑换成大把大把的钞票。

  福:宜居村庄翩翩来

  4月10日,座落于前社庄的冠县洪范高级中学签约仪式举行,这所学校占地120亩,规划总投资1.1亿元,按照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兴建,可容纳48个教学班,两年内完成建设。

  斜店乡党委书记曹鑫告诉记者,前社庄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在校生达4000人,如此完备的教育功能、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在全市绝无仅有,冠县洪范高级中学的签约,标志着前社庄发展的动力由农业产业转向教育产业,前社庄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前社庄共有2100人,常住人口却有5000多,工商业户达280家,社区390户中,1/3是外村人口,这被称为前社庄现象。多年来,这里的群众在子女入学、生产性费用、农业保险、社会治安保险等方面均享受普惠性政策,在路、绿、灯、文化广场、老年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村里每年都有很大投入,实现了幼有所教、壮有所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前社庄的“三级跳”,实际是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发展的缩影,前社庄的故事很多,但刚刚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精彩故事……

  采访手记

  前社庄的跳跃式发展,关键在于有一个坚强有力、一心为民的村党支部,前社庄党总支下设农业支部、商业支部、社区支部和工业支部,四个支部涵盖了服务群众的方方面面,这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多年来,依靠市场交易和商贸企业,村集体每年都有近百万的收入,可村“两委”一直在过紧日子,他们把钱用到改善民生上,支部成员仍拿着微薄的工资——集体经济“肥”了,可干部依然“瘦”。

  如今,走进前社庄,带给你的不是一般的震撼:这里有辐射大半个中国的黄瓜交易市场,这里有邮储银行和润昌银行两家银行,2017年,邮储银行的存款达3亿元,这里是全国文明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绿化示范村……

  在这里,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不忘初心,什么是一心为民,什么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什么是克己奉公……

  这里,不仅是隆起的发展高地,更是隆起的精神高地。